十月的深秋,习水县回龙镇紧握一地金黄,联丰村天空湛蓝、远山含黛,美得让人为之一醉,远处的椒农们正在大山花椒基地里一派繁忙。但曾经,青山绿水下、旖旎风景后的联丰村却贫瘠的让人揪心,联丰村焕然一新的背后,离不开习水县烟草专卖局的倾情帮扶,更离不开扶贫路上倾力而出的“烟草人”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在没有枪林弹雨的战场上,习水县烟草专卖局在这块温婉的“贫”地上,用初心使命书写着真情奉献的传奇。
2017年10月20日,杨宇同往常一样,行走在回龙镇联丰村村道上,在与各家村民的热聊中,开启了当天的入户走访工作。
“村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”联丰村是习水县烟草专卖局挂帮贫困村之一,是一个以种植烤烟为主产业的老烟区。刚来联丰村,杨宇便马不停蹄的奔走在各家各户了解村情。在群众的交流中,他发现,联丰村班委成员年龄结构偏大,文化素质较低,新生力量薄弱,村“两委”干部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,村民对此颇有异议。在推动换届选举工作中,杨宇主动上门与他们谈心交心,帮助他们释疑解惑,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,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通过走访、座谈等形式,征求群众意见与建议,将政治素质高、群众威信旺、带富能力强、服务意识优的优秀人才选进新一届村“两委”班子,顺利完成了村“两委”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,为强班子、带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“有饭吃、有衣穿,但没有水干什么都不行。”安龙村村民陈光奇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,一股清冽的自来水倾泻而出,谈起安龙村缺水的问题,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激动不已。
在安龙村浪子口组,缺水曾是一个历史性难题,这里的祖祖辈辈靠天吃水,陈光奇告诉我们,以前村民们都是通过水窖收集雨水,或者去河边挑水作为日常用水,后来环境好了之后,村里也只是三五日限时供水,用水十分困难。随着习水县烟草专卖局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修建人饮工程,安龙村贫困局及当地农户共计56户276人安全饮水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。
安龙村虽不属于贫困村,但仍有贫困户190户940人,由于长期缺水,导致整个村农业产业发展较为困难,这也是部分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。据安龙村村支书黄树林介绍,浪子口人饮工程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问题,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一线生机。村里长期种植玉米、土豆,附加值极低,去年在习水烟草专卖局的帮扶下,安龙村投入资金11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建设,村民们也开始种植芦笋、砂糖橘等经济作物,长势喜人,承载着村民们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。
脱贫攻坚是“十三五”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,消除贫困、共同富裕的愿望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调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,精准扶贫、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也从未像今天那样温暖人心、催人奋进。“我们始终坚持输血式扶贫、造血式扶贫、开发式扶贫结合,统筹实施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爱心帮扶‘三位一体’精准扶贫,着力解决群众最急需、最迫切的痛点和难点。”习水县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罗太伦告诉记者,输血式扶贫主要就是饮水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,为后续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秋日的风,吹皱了联丰村大山花椒基地的椒叶。吃过午饭,吕晓浩准备到花椒基地里看看花椒栽种情况,走在新修的水泥道路上,望着成片的花椒,吕晓浩心里从未像现在这样舒坦过。吕晓浩去年成立了贵州根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主要种植花椒,去年收获干花椒1400余斤,产值达五万余元,路的改变,也让他对种植花椒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。
“以前这里的路凹凸不平,地里采摘的蔬果全靠人力用背篓背出去,一背就是几公里,因为路途遥远又卖不出量,遇到丰收的年份蔬果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,村民们都伤透了心,怨声载道。”回龙镇副镇长刘小利向我们介绍,这条路的畅通便成为镇、村两委和习水烟草专卖局心里的一道坎,于是修通这条路势在必行,只有打通这根“经脉”,整个村的经济才能活起来。
联丰村脱贫的轨迹,也镌刻着挂帮单位习水县烟草专卖局精准扶贫的足迹。2019年底,该局联合镇村两委从实地调研、制定方案、汇报协调、争取资金,到招标、投标、启动、建设、验收,短短3个月,将联丰村2.2公里的2.5米宽的生产便道加宽至3.5米宽,大大减少农户农业生产投入,降低生产成本,村民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,辐射带动48户229人,贫困户每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,人均收入从几千元跃升破万元,“田埂”最终变“通途”。
下一篇:没有了